全国航海青年奋进奖获得者吕界栋:跋涉在深蓝航道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18 20:46:02

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大队长吕界栋

隆冬时节,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大队长吕界栋迎着寒风,穿梭于各个侦测船间,似乎全然不觉寒冷的滋味。

醉心于事业,吕界栋干出了突出的成绩。2013年7月,在全国航海青年奋进奖颁奖仪式上,组委会把奖杯颁给了他,颁奖辞说:“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期间,参与制定反海盗、反破袭、反干扰、反劫持方案预案,成功援救多艘商船;日常工作中注重海洋测绘和海洋情报等课题研究,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被全军、海军推广使用。”

“站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我就是界碑”

某海域滩大、流急、潮差大。由于没有完整海图,过往舰艇不得不绕道而行。

担任大队长不久,吕界栋带队一头扎进这片“不测之地”。每天在泥滩上跋涉,一脚下去,泥浆就没到了大腿,再一脚下去,整个人就坐在了泥浆里。恶劣环境没有挡住海测兵的脚步,他们硬是用双脚一步一步探清了所有的河口、沙沟和岸滩坡度,凭着上万组精确数据绘制了多幅海岸地形图,为过往船舶航行提供了安全依据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航程。

航空摄影测量涉及人员少,工作效率是传统作业的两到三倍,在测绘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吕界栋敏锐地盯准了航空摄影测量这个海测领域的新事物,筹建航空摄影测量分队,装配了8个“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打牢了航测分队建设基础。他还邀请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到大队开展摄影测量专业培训和实作能力考核,规范作业流程,提高作业员业务技能。

作为海军首支航空摄影测量分队,2013年7月,他们完成的152幅我国沿海某重要海域测区航空摄影内业测图,通过了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某军校等10多个单位2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组的验收。测图综合质量良好,获评审组一致好评。这标志着该大队不仅填补了海军在摄影测量领域的空白,还具备了海岸带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能力。

夜间海上测量能见度差、安全性不高,一直被视为禁区。但吕界栋认为,未来海战很可能爆发在陌生海域,打仗前多掌握一些海区情况,就多一分打赢胜算。

为突破瓶颈,提高全天候测量能力,吕界栋打破常规训练模式,以“精确、快速、高效”为目标,突出夜间作业效率的研究,从人员部署到操作流程,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从船指部署到部门执行,一步一步优化作业程序,探索了夜间测量部署新方法。不仅如此,他还带领业务骨干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制定出《夜间应急水文调查测量》、《夜间测量标准化程序》等预案和训法,使夜间测量能力大幅提升。

一心扑在岗位上,吕界栋每年平均出海时间达180天,不少同事和家里人劝他不要这么拼命,吕界栋异常坚定:“作为一名海测兵,使命职责关乎国家利益和航行安全,站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我就是界碑……”

“把目光投向前方,才能看到更远的目标”

在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担任主官,吕界栋深知,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测绘能力。

以往,该大队在海洋测绘文档整理中,都是采取手工输入的办法将测量数据逐一录入,极易造成差错。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格式上还五花八门。

“我们能不能成立研究组,研发一个数据统计软件?”一次交班会上,吕界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不是没人想过,但是长期以来,科研任务一直由研究所、院校承担,上级业务部门也没有把科研课题直接交给基层部队的先例,这让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只要对测绘工作有帮助,我们就要大胆尝试!”技术缺乏,吕界栋带着业务骨干反复向院校专家求教;资金不足,先从“家底费”垫支,再向上级申请;经验不足,就一边研发,一边试验。



历经半年的努力,软件研发成功,并得到了上级推广。所有试用单位反馈来一个同样的信息:这套软件能够处理多个专业的数据,统计效率提高了10多倍。

前些年,某新型海流测量仪器列装大队,然而这套仪器配套的软件与海洋调查专业的标准格式不兼容。这犹如一盆凉水泼进官兵心间:高科技仪器没有配套软件,就像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新仪器总不能一直‘瘸着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在技术方面完全依赖外援的思路,突破保障能力的瓶颈!”党委议训会上,吕界栋又一次吹响了攻关的号角。他带领10余名科技干部组成技术攻关组,对20多个难题进行逐一攻关,最终实现了与海洋调查专业标准格式的“无缝衔接”,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6倍多!

作为一名老侦测兵,吕界栋有句口头禅,“把目光投向远方,才能看到更远的目标”。在多年的海测实践中,他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被中国测绘学会收录,参与的多项科研课题被立项、推广,并当选《中国海洋测绘年鉴》编纂委员会委员。在他的带领下,大队承担立项课题18项,在全军、海军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篇,不少科研成果已在同类型部队推广运用。

“逐浪潮头需要百舸争流”

2010年11月,舟山舰、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第七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海域。

作为保障指挥所副指挥员、指挥组组长,在执行亚丁湾第七、八批护航任务期间,吕界栋针对索马里海域不同情况,认真研判想定情况,参与制定反海盗、反破袭、反干扰、反劫持等系列方案预案,组织各种演练30多次,所在的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完成伴随护航任务40多批600多艘次,单独护航10批13艘次,参与完成援救遭海盗袭击的“金雅”轮、“布依河”和“北欧-阿波罗”号商船任务,展开了武力营救“富城”轮各项准备工作,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4次7艘,查证和驱离可疑船只200多艘次。

一次次针锋相对、一次次炮火硝烟,200多天的护航经历让吕界栋深深感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团队过硬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近年来,大队应急任务频繁、兵力紧张,加之部分专业处于骨干交替阶段,急需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当先锋打头阵。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吕界栋都要推荐年轻同志跟班见学,让新职手挑大梁、唱主角,为官兵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在某海域应急测量任务中,吕界栋大胆把年轻干部卞国旗推上前台,负责海上作业工作。任务过程中,卞国旗独立判断、果断决策,克服了出测准备时间短、新装备操作经验缺乏、协同作业难度大等困难,出色完成了海上作业。

硕士女军官汪平从陆军院校研究所毕业分配到大队测绘处,刚下部队时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工作时一直打不起精神。吕界栋主动让汪平参与到高级工程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中。在科研骨干倾心帮带和大队浓厚科研氛围的感染下,通过不到3年的锻炼,汪平先后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多篇科技论文被转载引用,汪平本人也在海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在吕界栋的推动下,近年来,大队先后涌现出海军测量学术带头人许家琨、全军优秀参谋方科、全军作战部队优秀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田志光、张启国等一批科技和业务人才,20多项测绘成果填补了全军、海军空白,海图质量连续多年名列海军前茅。

http://navy.81.cn/content/2014-02/18/content_5773038_2.htm

1.jpg (49.85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18 13:51 上传


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大队长吕界栋

隆冬时节,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大队长吕界栋迎着寒风,穿梭于各个侦测船间,似乎全然不觉寒冷的滋味。

醉心于事业,吕界栋干出了突出的成绩。2013年7月,在全国航海青年奋进奖颁奖仪式上,组委会把奖杯颁给了他,颁奖辞说:“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期间,参与制定反海盗、反破袭、反干扰、反劫持方案预案,成功援救多艘商船;日常工作中注重海洋测绘和海洋情报等课题研究,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被全军、海军推广使用。”

“站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我就是界碑”

某海域滩大、流急、潮差大。由于没有完整海图,过往舰艇不得不绕道而行。

担任大队长不久,吕界栋带队一头扎进这片“不测之地”。每天在泥滩上跋涉,一脚下去,泥浆就没到了大腿,再一脚下去,整个人就坐在了泥浆里。恶劣环境没有挡住海测兵的脚步,他们硬是用双脚一步一步探清了所有的河口、沙沟和岸滩坡度,凭着上万组精确数据绘制了多幅海岸地形图,为过往船舶航行提供了安全依据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航程。

航空摄影测量涉及人员少,工作效率是传统作业的两到三倍,在测绘领域发展前景广阔。吕界栋敏锐地盯准了航空摄影测量这个海测领域的新事物,筹建航空摄影测量分队,装配了8个“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打牢了航测分队建设基础。他还邀请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到大队开展摄影测量专业培训和实作能力考核,规范作业流程,提高作业员业务技能。

作为海军首支航空摄影测量分队,2013年7月,他们完成的152幅我国沿海某重要海域测区航空摄影内业测图,通过了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某军校等10多个单位20多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组的验收。测图综合质量良好,获评审组一致好评。这标志着该大队不仅填补了海军在摄影测量领域的空白,还具备了海岸带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能力。

夜间海上测量能见度差、安全性不高,一直被视为禁区。但吕界栋认为,未来海战很可能爆发在陌生海域,打仗前多掌握一些海区情况,就多一分打赢胜算。

为突破瓶颈,提高全天候测量能力,吕界栋打破常规训练模式,以“精确、快速、高效”为目标,突出夜间作业效率的研究,从人员部署到操作流程,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从船指部署到部门执行,一步一步优化作业程序,探索了夜间测量部署新方法。不仅如此,他还带领业务骨干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制定出《夜间应急水文调查测量》、《夜间测量标准化程序》等预案和训法,使夜间测量能力大幅提升。

一心扑在岗位上,吕界栋每年平均出海时间达180天,不少同事和家里人劝他不要这么拼命,吕界栋异常坚定:“作为一名海测兵,使命职责关乎国家利益和航行安全,站在祖国的海防线上,我就是界碑……”

“把目光投向前方,才能看到更远的目标”

在一个技术密集型单位担任主官,吕界栋深知,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测绘能力。

以往,该大队在海洋测绘文档整理中,都是采取手工输入的办法将测量数据逐一录入,极易造成差错。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格式上还五花八门。

“我们能不能成立研究组,研发一个数据统计软件?”一次交班会上,吕界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不是没人想过,但是长期以来,科研任务一直由研究所、院校承担,上级业务部门也没有把科研课题直接交给基层部队的先例,这让一些人打起了退堂鼓。“只要对测绘工作有帮助,我们就要大胆尝试!”技术缺乏,吕界栋带着业务骨干反复向院校专家求教;资金不足,先从“家底费”垫支,再向上级申请;经验不足,就一边研发,一边试验。

2.jpg (56.8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2-18 13:52 上传



历经半年的努力,软件研发成功,并得到了上级推广。所有试用单位反馈来一个同样的信息:这套软件能够处理多个专业的数据,统计效率提高了10多倍。

前些年,某新型海流测量仪器列装大队,然而这套仪器配套的软件与海洋调查专业的标准格式不兼容。这犹如一盆凉水泼进官兵心间:高科技仪器没有配套软件,就像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新仪器总不能一直‘瘸着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在技术方面完全依赖外援的思路,突破保障能力的瓶颈!”党委议训会上,吕界栋又一次吹响了攻关的号角。他带领10余名科技干部组成技术攻关组,对20多个难题进行逐一攻关,最终实现了与海洋调查专业标准格式的“无缝衔接”,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6倍多!

作为一名老侦测兵,吕界栋有句口头禅,“把目光投向远方,才能看到更远的目标”。在多年的海测实践中,他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被中国测绘学会收录,参与的多项科研课题被立项、推广,并当选《中国海洋测绘年鉴》编纂委员会委员。在他的带领下,大队承担立项课题18项,在全军、海军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篇,不少科研成果已在同类型部队推广运用。

“逐浪潮头需要百舸争流”

2010年11月,舟山舰、徐州舰和千岛湖舰组成第七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海域。

作为保障指挥所副指挥员、指挥组组长,在执行亚丁湾第七、八批护航任务期间,吕界栋针对索马里海域不同情况,认真研判想定情况,参与制定反海盗、反破袭、反干扰、反劫持等系列方案预案,组织各种演练30多次,所在的千岛湖综合补给舰完成伴随护航任务40多批600多艘次,单独护航10批13艘次,参与完成援救遭海盗袭击的“金雅”轮、“布依河”和“北欧-阿波罗”号商船任务,展开了武力营救“富城”轮各项准备工作,解救被海盗追击船舶4次7艘,查证和驱离可疑船只200多艘次。

一次次针锋相对、一次次炮火硝烟,200多天的护航经历让吕界栋深深感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团队过硬才能出色完成任务。

近年来,大队应急任务频繁、兵力紧张,加之部分专业处于骨干交替阶段,急需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当先锋打头阵。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吕界栋都要推荐年轻同志跟班见学,让新职手挑大梁、唱主角,为官兵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在某海域应急测量任务中,吕界栋大胆把年轻干部卞国旗推上前台,负责海上作业工作。任务过程中,卞国旗独立判断、果断决策,克服了出测准备时间短、新装备操作经验缺乏、协同作业难度大等困难,出色完成了海上作业。

硕士女军官汪平从陆军院校研究所毕业分配到大队测绘处,刚下部队时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工作时一直打不起精神。吕界栋主动让汪平参与到高级工程师团队的科研项目中。在科研骨干倾心帮带和大队浓厚科研氛围的感染下,通过不到3年的锻炼,汪平先后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多篇科技论文被转载引用,汪平本人也在海测领域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在吕界栋的推动下,近年来,大队先后涌现出海军测量学术带头人许家琨、全军优秀参谋方科、全军作战部队优秀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田志光、张启国等一批科技和业务人才,20多项测绘成果填补了全军、海军空白,海图质量连续多年名列海军前茅。

http://navy.81.cn/content/2014-02/18/content_5773038_2.htm